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易用性與用戶體驗的矛盾

  在一些討論用戶體驗的議題中,經常為人所困擾的,可能就是:「高可用性」和「好的用戶體驗」之間的關係,有「好的用戶體驗」一定代表「高可用性」嗎?「高可用性」全然會帶來「好的用戶體驗」嗎?

    我們已經知道,要達到良好的用戶體驗,在開發時就必須圍繞著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原則,提高產品的高可用性為目的,以達到最佳的用戶體驗,那麼,所謂的「產品的高可用性」和「最佳用戶體驗」兩者的差異在那裏?「產品的高可用性」就是「最佳的用戶體驗」的保證嗎?

    以下先簡單介紹一下易用性與用戶體驗,再分別提出易用性與用戶體驗相互矛盾的例子,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如何能解決這個矛盾的難題,而創造出偉大的產品。

A)易用性和用戶體驗

Usability易用性:

當滿足下列條件時,我們稱一個產品或服務具有高可用性:
  • 使用時不需要用戶太多的思考或決定。
  • 使用過程中不會有讓人出錯的情況,就算有出錯也是無關緊要的。
  • 如果使用它的話,會讓用戶感覺到更加的便利。
  • 可以讓用戶快速的上手使用,不需太長的學習過程。

要達成高易用性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因為有清楚的指標,也很容易經由群體腦力激盪的方式想到解決的方法。

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

    不同於易用性,用戶體驗是一種感覺的描述,主要目的是讓用戶產生愉悅感,希望用戶在使用你的產品前、中、後都能感到快樂,下列都是可能的考量因素:
  • 使用環境(Environment)
  • 色彩與情緒(Colors moods)
  • 味道(Smell)
  • 觸感(Touch)
  • 聲音(Audio feedback)
  • 視覺外觀(Visual feedback)
  • 信任感(Trust)
  • 品牌因素(Branding)
  • 展示效果(Show-off effect)
  • 有用的(Usefulness)
  • 實用的(Practicality)
  • 貼身感(Coexistence)
  • 心情(Emotional effect)
  • 其它

可以看得出來,這些比起可用性來說,要考慮的因素更多,達成的難度也愈高,而且無法進行明確的量化分析或予以公式化,因為用戶體驗全然是一種無形的感覺;舉例來說,從可用性觀點來看,奧迪S6和福特Focus他們兩者都可以帶來相同的可用性,但實際上,您會覺得那一台能夠帶給你更好的用戶體驗?

目前趨勢是,愈來愈多的專家學者認為,用戶體驗比起可用性包含的範疇更廣,可用性屬於用戶體驗的因素之一,下方的圖表清楚的表達了這個概念:

B)易用性與用戶體驗相互矛盾的情況

1)用戶體驗低,可用性高

有個正打算要購買一台數位相機的客戶,她進入了一家商場的線上購物網站,很快的便找到了一台符合她需求的相機,於是她把相機放入了電子購物車,結帳,並使用線上刷卡付了款,一切都很順利且讓人滿意,她期待著幾天後拿到相機的時刻。

    數天後,她到達了該商場的佔地龐大的實體店面,一開始她並不清楚要怎麼走,也沒有清楚的導引標誌;最後她終於找到了客服的區域,過了十分鐘的等待,她被告知排錯了窗口,必須要到有貼著「線上購物取貨」的窗口並重新排隊,重新排隊並輪到她時,服務人員看了看她的單子,嘆了口氣,表示她購買的相機正缺貨中,建議她可以考慮換購另一台不同型號的相機,若不要換購則必須撥打800專線辦理刷退原先已付的刷卡款項……最後,她雙手空空的離開了這家商店,手上還多了一筆爭議的信用卡交易款項等待處理。

    這個例子突顯了可用性和用戶體驗之間的不同,這是一個經常被人詢問的問題;在上述的情況中,可用性滿足了「用戶是否達到了目的?」這個問題:她的確順利且快速的完成了購買程序,而且非常滿意;用戶體驗也回答了「用戶是否擁有了愉悅的體驗?」這個問題:例子中,顯然的實體店面的不滿,抵消了大部份線上購物的愉快體驗。

    如果我們的範圍僅限於線上購物部份,那麼,顧客是滿意且都願意再回頭光顧,但由於本例子的範圍包含了實體店面部份,因此,整個來說,該品牌肯定已成為她日後拒絕往來的名單之一。

    在這個case中,可用性侷限於線上購物部份,它沒有考慮到後續流程及不同狀況的處理,如缺貨及實體取物的部份;要達成完美的用戶體驗,我們必須考慮到包含整體組織以及流程中所有牽涉到的人員,因此,比起可用性,用戶體驗這個項目需要花費更多的努力及資源來投入。

2)用戶體驗高,可用性低

最常被引用來說明這種情況的例子是道路:

可用性最高的道路:高速公路
又寬又直(不需要用戶太多的思考或決定)、單行道沒有迎面而來的車輛(不需要用戶太多的思考或決定;使用過程中不會有讓人出錯的情況)、並且可以讓你從A點到B點以最快的速度飛馳(讓用戶感覺到更加的便利)、一路上隨時有明顯的指示標誌及告示牌(讓用戶快速的上手使用)

很明顯,看來易用性最高的道路是高速公路,但事實上,高速公路的用戶體驗卻是最差的,因為開車旅程中它經常另人感到無聊煩悶。

用戶體驗最佳的道路:景觀道路
彎延曲折的山路(視覺外觀)、美麗的風景(視覺外觀、心情)、清新空氣(味道)、爬坡上升時的驚奇感(如果旁邊就是峭壁懸崖),一路上你可能看不到指引或者告示標誌,但每隔一段路程就會有不同的水果攤販在跟您揮手(展示效果),經過的每個城鎮都有不同的風情特色(使用環境、品牌因素、心情)、你很高興的跟路邊經過的當地人揮手、愉快的停下來讓一群綿羊先過(心情、信任感、貼身感)

這樣一條有著極佳用戶體驗的道路卻沒有高可用性,它比起高速公路來說更難開(需要思考或決定)、缺乏導引指標(需要學習不易上手)、而且你不能開太快以避免開錯路或壓到綿羊(使用過程容易出錯),但這樣一條道路卻能讓你享有比高速公路更佳的用戶體驗。

C)以協同方式解決兩者矛盾

    易用性和用戶體驗兩者的矛盾,實際也是讓我們無法製作出完美產品的主要原因,大部份的人都會嘗試著在高易用性和最佳用戶體驗上找尋一個平衡點,但這種作法就好像是試著要將景觀道路整修為高速公路,以為這樣就可以揉合兩者的優點,讓高易用性和用戶體驗兩者兼顧,但這是不可能的,四不像的結果反而變得更差。(這另人想到了Apple調侃Microsoft Windows8手機與PC作業系統整合的設計)

    我們應該用協同的方式(synergy),而非整合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用協同的方式,代表兩者的加值結果可能為2+2=37,但若用整合的方式,可能會這樣2+2=1;Apple手持應用系統iOS與桌上型作業系統Mac OS就是協同的概念,這概念與Microsoft 採用單一系統Windows8整合方式完全不同;你可以順利的在iPhone、iPAD、iPOD等等不同裝置上快速交換及使用檔案,並且方便的連接到您的iMAC;使用iPhone時,我們自在飛快的滑動著螢幕,一旦回到iMAC,自然而然的會拿起滑鼠操作它,決不會想到要貼近在大螢幕上用手撥動;但,如果您使用的是Windows8,有沒有曾經被搞糊塗過呢?

    採用協同方式是高易用性與用戶體驗矛盾之間妥協的一個解決方案,但是,它不是想像中的簡單易行,需要一些運氣、相當多的直覺intuition(或許女性的直覺會有些幫助,請在專案中多增加些女性員額吧。)、自信及堅持,以及一些讓使用者會樂意去使用的元素。(看來跟賈伯斯好像很match?)

C)要如何作?

    因此,對於一般人來說,要解決易用性和用戶體驗的矛盾製作出一個完美偉大的產品似乎很困難?

的確很困難,但是有可能的。

    首先,我們不要太著重於易用性或用戶體驗,或馬上就開始採用協同方式,更不要想著要作出一個偉大的作品,我們只要把眼光放在:讓它變得非常簡單而且用起來非常舒適愉快這個想法,如此一來,在過程中,我們所想要的易用性、用戶體驗、以及偉大的產品就會自然而然的跟著產生。

    與其打算作出一套產品網頁管理程式,倒不如思考如何簡單地完成一個很棒的專案;與其想要製作一個線上傳訊系統,倒不如放輕鬆下來想想使用者如何進行有趣的線上對話;與其完成一件功能超強的線上文件編輯器,倒不如先來試看看使用者會如何來編寫一篇精彩的文章。

結果你會發現,無意中,你已經利用易用性移除了所有阻礙你快樂使用的因子,而且你是用使用者的身份進行著每一項用戶體驗的步驟。

只要僅記著這句話「Make it easy to be happy」,一個偉大的產品就會產生了。

參考資料: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給XP難民們的三套替代品

  眾所周知的,微軟即將在今年四月八日停止對於XP系統的支援,所謂的停止支援,是指XP用戶將無法再從 Windows Update 收到任何的軟體更新, 這軟體更新包含了一些有助於保護電腦免於受到有害病毒、間諜軟體以及可能竊取個人資訊的惡意軟體侵襲的安全性更新,還有硬體的新驅動程式等等。

    因此,從四月八日開始,Win XP的難民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立即放棄這個超過十年歷史的作業系統,立馬換一台新PC和新的Win7/Win8系統;或者,選擇繼續攀附在這老舊的XP系統,但要時時刻刻擔心提防那些瘋狂又嗜血的駭客們盯上您,但就算您認為自己有了預防措施,我們也不建議選擇這個危險的方式。這在裏,我們要建議的是,保留您的老舊PC,裝上一套全新免費且安全的Linux作業系統。

    Linux給人的印象,似乎它總是專屬於那些技術愛好者的宅男們的玩意,但這是以前刻板的印象了,現在的linux完全不是這樣,一些Linux版本的使用親切度甚至於超過XP,而且它們是免費的,版本選擇又多,您不喜歡這套,可以隨時換成其它版本;此外,這些Linux版本都內建了相當多有用的工具,例如生產力工具(Office系列工具)、最新的Chrome或者Firefox瀏覽器、還有相片以及影音相關的管理程式等等。

    這裏所要推薦的三套Linux OS,都是植基於目前最受歡印的Linux版本「Ubuntu」所開發出來,共且可以在老舊電腦上平穩的運行,它們的安裝程式「Live CD installer」操作簡單安裝快速,加上內建只要單純的點擊便可以完成安裝/移除程式的軟體中心,使得它們成為最適合那些不想升級Windows XP難民們的替代品。

    但仍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三套Linux標榜能在老舊的PC上運行,但如果您的PC真的老到不行、從遠古存活到現在,那麼很有可能還是run不起來或者有些吃力,那麼,這三套都提供了「先試再裝」的選項,您可以先用光碟片或USB安裝片直接開機後先試用看看,若覺得滿意再點擊桌面的安裝圖示來安裝到硬碟中。


   

Zorin OS

    這是第一套要介紹的系統,它對硬體的基本要求是:
1GHz頻率以上的CPU
   5GB 以上的硬碟空間
   512MB 的DRAM
   至少能支援640x480解析度的顯卡

    除了這些相當謙虛的硬體要求之外,Zorin OS是少數幾個有提供所謂的「XP模式」以減輕使用者移轉的不適應、並努力將外觀及操作手感XP化的Linux版本之一,如果要啟用它,可以按下左下角的Start (Z)鍵→System Tools→Zorin Look Changer,就會出現三種模式讓您選擇:

    在XP模式下,左下角的「Z按鈕模仿了XP下的「開始」按鍵,排列組織方式形同微軟的作業系統,還包含了類似的重要元件選項、關機/登出等按鍵、windows受好者都熟悉的「所有程式集」以及「文件」、「圖片」、「音樂」等快捷鍵。

  同樣的畫面底部的工具列也相當類似Windows的工作列,有一塊區域是顯示目前時間、電池電力、鍵盤語言和其它的系統功能提示;這些熟悉的操作界面應該可以稍稍撫平XP難民們剛剛接觸國外陌生環境不安的情緒,另外提到的是,Zorin預設是使用Google Chrome而不是Firefox作為預設的瀏覽器。


    就如同其它版本的Linux兄弟們一樣,畢竟Zorin本質上就不是XP,因此檔案系統的組織上與微軟XP無法相同,一些傳統的windows軟體也無法直接執行(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一些極受歡迎的、功能上也足可取代MSOffice的共享軟體來替用);最後還要一提的是,雖然Ubuntu的軟體中心(Software Center)相當親切好用,只要透過簡單的滑鼠點擊便可完成安裝,但Linux套件的安裝還是會與Windows的EXE或MSI檔安裝方式有極大的差異。

LXLE

官方宣稱的系統安裝需求是:
   Pentium III 等級的CPU或以上
   512MB RAM

    LXLE是基於Lubuntu這個正式的Ubuntu官方精簡版研發而來的,它最為人知曉的是能將系統需求減少至最低並安裝在最老舊的PC上,系統需求甚至比起已經精簡過的Zorin更低。


    與Zorin相同,LXLE也提供Windows XP模式,除此之外,它還有類MAC的OS和一個有趣的netbook模式,這些模式都是在登入畫面時可選擇的;LYLE的XP模式並不像Zorin一樣複製得那麼徹底,但它也的確包含了一些預期XP模式下應有的元素。

XP模式
MAC模式
Netbook模式
G2模式


    作為工作列的替代品,極簡化的界面、沒有Zorin炫目的動態效果(雖然這個特點可能很吸引人),但LXLE的工具列運作效果另人刮目相看,此外,與Zorin不同的,LXLE是使用Firefox作為預設瀏覽器。


Ubuntu

官方宣稱的系統安裝需求是:

   700MHz 速度以上的CPU
   至少512MB RAM
   支援至少1024 x 768解析度的顯示卡

    在本文介紹的這三種Linux版本之中,Ubuntu看來可能是與XP最不像的一個,而且實際上,它的介面與XP差異還挺大的,不過Ubuntu可是Linux繁多的版本中最受歡迎的,而且亦如同Zorin和LXLE一樣,它也是免費、只需極低的硬體規格,所以它理應擠身在本文所推薦的三種Linux之中。

    嚴格來說,其實Ubuntu的外觀介面與Apple OS X比較近似,所以從XP移轉過來的用者可能會感到此許失望;然而Ubuntu有非常友善的使用者介面,可以讓使用者很快的上手,而且它可用的使用者資源相當龐大,包含了討論區、部落格、以及即時聊天室等。

  Ubuntu有一個另XP用戶們訝異的是它存取軟體的方式:系統會在一個稱為Dash的搜尋功能中,隱藏大部份的程式,當您點擊左上方Ubunto的logo時,它才會自動出現。 因此Ubuntu並沒有像大部份的OS有一個「開始」鍵來展開所有的程式,它利用類似Mac OS X的Spotlight方式,讓你僅輸入少量的關鍵字並即時顯示最符合的程式列表,再點選程式icon便可執行;這個思維和微軟的點按「所有程式」按鈕來展開所有程式的方式相當不同。



Mac的Spotlight http://km.support.apple.com/library/APPLE/APPLECARE_ALLGEOS/HT2531/HT2531_100-MtLion-Spotlight-002-en.png
Ubuntu的Dash board


    與LXLE相同,Ubuntu的預設瀏覽器也是採用Firefox。

結語

    上述這三種版本的Linux可說是XP難民們最適合的替代品,不過其實還有另一個不錯的選擇:Puppy Linux,雖然它沒有列在推薦的名單之中,但它也是相當受歡迎且適合老舊電腦的作業系統;除了提供一般的安裝方式外,還多提供了一個Windows執行檔,讓您在目前的windows下就可以直接安裝,並自動在開機選單中增加Puppy Linux的選項(不會移除您目前的Windows)。


    Linux Desktop這幾年發展得相當迅速,像Ubuntu就以親切的使用者操作在近年大放異采,但平心而論,要追上Windows的桌面操作體驗,仍有一大段路要走;然而,誰說Linux不適合用在消費者端或辦公用戶呢?Mac OS X也是基於Linux核心開發而來,每一個元件每一步操作,都是精心設計過的結晶,使用的人無不讚嘆,它定義了目前我們已知GUI的標準,並且成為一個人機介面體驗的標竿。

    畢竟MAC OS綁定在自已封閉的Apple硬體以及諸多限制的系統上,可以透過自訂的標準與多方的限制來達到完美的使用者體驗,而開源的Linux卻是面向眾多開放的硬體以及不同的系統標準,立基點上已有所不同,因此無法一概而論,但可喜的是,Linux已經漸漸擺脫了開發者的思維,轉向以使用者的辦公或日常使用為出發點,強調簡單安裝,快速移除,裝了就能馬上用,看了就知道怎麼用,已經讓Linux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變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也不再是專屬於宅男們的玩物了。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Wiki在企業內部的應用

    Wiki的最大特色是方便編寫、共同寫作,這種概念最早在1995年由Ward Cunningham所提出,他改善了一般在發佈內容到網路上的種種繁雜程序,簡化為「瀏覽」、「創造」、「發佈」、「修改」,讓任何人都是可以很容易的在網路上創造、發佈、修改內容,這種簡易和開放性,很容易的促進了網路上知識的快速流通,每個人都可以儘一己之力,貢獻自已所知的內容。

    下面先簡要介紹wiki的來源、各大企業導入的wiki的情況,最後以Notes Teamroom為例子,探討如何以wiki的概念來加以改良。

Wiki是什麼?

HyperCard是Wiki概念的發明者,據聞此概念最早來自於蘋果電腦中的HyperCard名片整理程式,該程式主要是用於記錄人事資料;wiki之父Ward Cunningham(坎寧安)會把他的人事卡片及所寫的附加小功能展示給朋友看,如果發現資料有誤時,便立即透過附加功能編輯更改內容,後來他更增加了「多使用者寫作功能」,讓每次卡片被更改時,都會自動提供更改卡片的連結和摘要;這種由大家同心協力、不斷修正完成某項東西的概念也造就了之後wiki的誕生。Ward Cunningham後來在1995年創建了第一個具有Wiki理念與特性的站點: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此站點至目前都還在運作。

維基百科本身對於wiki的解釋是「A wiki is usually a web application which allows people to add, modify, or delete content 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s.」,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理解wiki的特性是:

  1. 一種網路上的程式
  2. 文章內容可增加/修改/刪除
  3. 增修的行為可與其他人合作進行(協同模式)

換句話說,wiki是一種內容管理系統的程式,它不同於blog或其它類似的系統,wiki的文章內容沒有特定的owner或leader,完全開放由讀者來修訂。

維基百科

    網址:http://wikipedia.org
    一個可自由瀏覽與編輯的線上平台,於2001年對外開放,宗旨是為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剛開始時,只有31筆資料,還不如個人網站,但到目前為止(2014/3),已經是個累積了75多萬筆詞條的超級大百科;由於它是集結全球千萬民網友的力量,所以擁有的資訊比起任何一種百科全書更多,且更加即時。

維基百科使用開源的MediaWiki平台架設,若要更加瞭解維基百科,我們可以看這個頁面: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7%B6%AD%E5%9F%BA%E7%99%BE%E7%A7%91%E4%B8%8D%E6%98%AF%E4%BB%80%E9%BA%BC,編寫的注意事項,可以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6%9D%A1%E7%9B%AE%E7%BC%96%E5%86%99%E5%BA%94%E6%B3%A8%E6%84%8F%E7%9A%84%E4%B8%BB%E8%A6%81%E4%BA%8B%E9%A1%B9;在此,我們先不去研究如何使用或加入維基,重點在於,全球網民可以一同貢獻己力,創造出一個齊全且完善的線上知識庫,對於企業來說,也可以善用每位員工透過wiki方式來創造出豐富有用的知識平台。


Wiki於企業內部的應用

    Wiki特點是,透過每個個體由下而上的自發性行為,以群體合作完成的方式來完成,這與傳統由上而下要求,且由特定主管來發起的方式是不同的。   
    


    企業Wiki的特點:
        1)有不同的群組定義與權限的劃分
        2)有版本控制的記錄,可瀏覽、檢視、回復不同人員所編修的歷程。
        3)詳細的分類或者Tag的功能。

一般企業會將Wiki應用於:
  1. 知識庫:可能為for全公司、某部門或某專案的形態,透過某一群人,共同為某個主題進行知識的匯總與累積。
  2. FAQ:使用者在發問問題後,解答與說明由負責部門共同編修,每份解答可能有不同的版本,分屬不同時間或人員的回覆。
  3. 腦力或創意激發平台:每位人員皆可提出自已的創意,再由有興趣的人加入自已的意見、並給予修改或增加。

應用wiki的企業
    Wiki若只應用於企業內部,我們稱它為Internal Wiki或Intranet Wiki,此類型的wiki只開放內部員工使用,並基於企業應用的考量,大多會加入或加強了帳號認證、登入、權限控管、版本歷程、回復、內容檢查等等功能,但基本上,共同編修、易於使用的主要理念還是維持著。

目前導入wiki應用的企業相當多,例如:

A)思科的I-Zone:它是一個員工創意發揮的平台,每位員工都可以發揮創意,張貼自己的想法和idea,其他人也會針對此創意想法進行修改、加入自己的意見等,在剛設立的第一年,便已搜集了近四百個創新提案。

B)Nokia:其內部的Insight & Foresight group(某個研發的team),就是利用wiki來進行資訊的交流與啟發。

C)Yahoo:透過Twiki(一套開源的wiki程式)整合各地的開發團隊的資訊及作為問題解決的知識中心。

D)IBM Wiki Central:IBM的員工透過Wiki Central,更有效率的進行專案資訊的儲存與分享、內部團隊可以共同編輯形成共識以及跨地域團隊的合作和追蹤進度等等,外部則提供作為產品介紹、使用說明、操作手冊等等(網址: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ommunity/wikis/home?lang=en)

E)Intel的In-telpedia(英特爾百科):這是在業界利用wiki建置知識庫相當有名的例子,此平台使用開源的wiki程式MediaWiki所建置,Intel利用它作為知識中心及教育訓練平台。

一位Intel的員工Jeff Moriarty如此形容In-telpedia:Our internal wiki, Intelpedia, got moving as a grass-roots effort by several passionate employees. It snowballed as people found it, tried it, loved it, and then used it in all sorts of fascinating ways. It has helped break down internal communication walls, helped combat bureaucracy, and helped foster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across groups that we wouldn’t have seen otherwise. It is fascinating to watch it evolve internally, outside of the normal ‘IT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Plans’.」。http://www.socialmedia.biz/wp-content/uploads/2010/07/Intelpedia.jpg














Notes Teamroom與Notes知識庫

    目前創新存放技術相關文件的Notes系統主要為Teamroom與Notes知識庫,Teamroom類似討論區的格式,使用者可根據某篇文章進行回覆,而Notes知識庫則是單純的文件集中平台,分門別類放置使用者的文件。


    以管理處Teamroom為例,如果利用此討論串格式作為一個意見討論的創意激發平台的話,它具有以下的缺點:

  1. 屬於傳統由上而下的主導模式,需由某特定人發起討論主題後,其他有興趣的人透過回應方式貼上自已的意見。
  2. 每項討論的發起者的主題內容與回覆人員的意見內容是分開獨立的,你一言我一語,最好在討論的結尾有一個統合最終的意見與結論,但一般不會有,所以容易產生有頭無尾的感覺。
  3. 討論區最重視回應,若新開了討論但一開始反映不熱烈,除非有外力強迫,那麼該討論很容易冷卻,連帶影響其他有心討論的人員。
  4. 其他人回應的內容品質、或任何帶有情緒回應,很容易影響到整體的討論串,除非有人立即導正,否則整體討論串有可能失焦。
  5. 使用者對於某項議題的熱忱會隨著時間而逐漸降低。
目前Teamroom為直線形的討論串形式,如果我們以wiki的概念方式來架構的話,那麼它的動作會像這個樣子:
A)某個人丟出一個議題。
B)有興趣的人在該議題下開新頁面(條目),說明自已的觀點。
C)某個人對於你的觀點進行補充或修正。
D)最終呈現的是一個議題下,有數個觀點以及各個版本的修正。

改以Wiki方式呈現之後,我們會發現它是類似於擴散式的討論架構:


以wiki的概念來呈現

  1. 改變版面設計:
  實際套用至Teamroom,我們將所有的議題移至左側,在右方主則條例顯示每個人針對該議題所發起的思法和見解,時間日期欄位不需要顯示。(每個人可針對此議題張貼不同的想法和思考,並沒有數量的限制。)

    此項變更主要目的在於將所有議題以及使用者的觀點以文件庫的方式顯示,並排除作者及時間等等不必要資訊,因此在主欄頁不顯示時間、作者,只顯示全部針對此議題的觀點或想法,當使用者對於該議題有任何新想法,皆可直接張貼到此議題中。

  1. 改變版面設計:
點擊某一位同仁所提的觀點之後,可瀏覽其內容(最新的版本),並可以針對其觀點提出回應,或者直接針對此觀點加以修改或補充、加入自已的見解而成為新的版本(須針對此相同的觀點,若是不同的觀點則應於上一層提出)。每一份不同的觀點修改,會以不同的版本呈現在下方,瀏覽者可檢視不同的版本內容。

  1. 增加活絡性:訂閱、分享功能
  每位成員可針對有興趣的議題或觀點,加入自已的訂閱列表之中,每當有新議題或新觀點的產生時,可立即以emailSMS或其它方式收到通知及內容,若有意見要回應或補充時,可透過附加的連結直接連回原頁面進行修改。

  每項議題或觀點,其旁或下方可增加分享功能按鈕,並提供選擇分享整篇文章內容或提供分享此文的連結,以增加相關議題的曝光度與參與性,提供一些較少為人所注意的議題或觀點有被注目的機會。

  1. 加入Tag功能
當系統內的文件數量累積至一定程度時,可考慮加入tag功能;一般以wiki所建置的系統,都會提供tag搜尋功能。

  1. 使用者的「新增頁面」功能
Wiki的特性之一,讓使用者能夠在目前頁面中創造新的頁面(在維基百科中稱為新增條目),若將之應用在Teamroom這類的知識系統中,就是提供使用者能夠在自已張貼的觀點中,針對其中的某些名詞定義或新觀點,再增加新的頁面去說明,此功能在一般的wiki程式中可透過wikiword的語法來作到。

Wiki Teamroom的特色:

  1. 群體內每一位成員可針對某議題提供自已的想法,沒有數量的限制,只要與此議題有關,皆可提供不同的觀點。

  1. 針對每個成員所提供的觀點,提供討論/Comment功能。
  1. 每位成員皆可針對其他人的觀點予以增加或修改,成為新的版本,且每個版本皆可單獨的回溯、瀏覽。




  1. 每項議題之間沒有時間性或相依的關係,使用者可隨時查閱或補充加入自己的觀點。

結語

    以上述的wiki方法呈現的Teamroom具有下列的優點:

  1. 沒有討論區的時間壓力:某特定人發起討論主題後,其他有興趣的人在任何時間皆可張貼自已的意見或觀點,每項議題內的觀點會隨著時間累積而增加。
  2. 沒有回應特定人的考慮:每個觀點或意見都是平行的,每位成員的觀點皆可在該議題下隨時張貼;討論或comment功能僅針對成員所提出的觀點而非議題。
  3. 每個議題下所提出的觀點皆是針對該議題的解決方法,成員還可針對其他人所提出的觀點去修正或改良,而得到不同版本的解決方法。
  4. 每項 議題觀點討論不同版本 是一個類似mind mapping的流程,與討論串的形式完全不同。

但現階段若要以Notes來實現有些困難,主要在於:

  1. Notes的動態性效果不足,表單內容形式固定無變化。
  2. 無法流暢以連結方式的進行各頁面之間的的轉場及資料交換。
  3. 需安裝Notes附加元件或透過Notes client才能使用,環境要求複雜。

  建議可透過WEB介面方式自行開發製作,或者直接利用市面或開源的wiki程式碼來建置;目前開源的wiki程式相當多,如MediaWiki(維基百科和Intel採用)Twiki(Yahoo採用)等,未來我會再針對目前市面上此類的wiki開源軟體,另外專案進行評估及建置設計。